呂二燕嗩吶 喜洋洋
藺美玲與樊紅對吹
內(nèi)蒙酸曲兒(ID:nmg935)
內(nèi)蒙酸曲,民歌,搞笑視頻
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
內(nèi)蒙娛樂(ID:nmg9255)
內(nèi)蒙最有趣的搞笑視頻,草原金曲
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
歷史沿革
編輯
先秦時期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距今14萬到7萬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烏審旗境內(nèi)的薩拉烏蘇河(又名無定河、紅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古代“鄂爾多斯”文化,史稱“河套人文化”。
大禹建立國家后,把國家分為九州,此時的鄂爾多斯為雍州所轄,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則屬渠搜國所管。
成湯滅夏后,夏因君主的兒子獯鬻帶著眷屬逃到渠搜避難,從此之后,鄂爾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統(tǒng)。商朝建立后,鄂爾多斯西南部被劃為鬼方。
商朝滅亡之后玁狁民族的軍事力量日漸強大,威脅著西周的安全,周宣王于公元前827年和822年,分別派大將南仲、尹吉甫兩次進攻玁狁,并命令南仲在薩拉烏素河、榆溪河沿線要地筑城設防,歷史上被稱為朔方城,在今鄂爾多斯東北部置榆中。
公元前5世紀末,今鄂爾多斯東部的準格爾旗一帶為魏國行政轄區(qū),名上郡。
公元前328年,魏被秦戰(zhàn)敗,魏把上郡割讓于秦。此后,秦國殺掉義渠王,在鄂爾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鄰地區(qū)設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為樓煩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區(qū)。
公元前306年,趙國打敗林胡、樓煩,在鄂爾多斯東北部一帶設置云中郡、九原郡。戰(zhàn)國后期,鄂爾多斯東部地區(qū)一直為秦國所有。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在今鄂爾多斯一帶設立郡、縣: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帶屬北地郡,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東部一帶屬云中郡,達拉特旗、準格爾旗北部一帶屬九原郡,烏審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帶屬北地郡,四郡下轄34個縣。此時的鄂爾多斯地區(qū)有兩個歷史稱謂,即“新秦中”、“河南地”。
公元前127年,西漢在今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北部地區(qū)設五原郡,郡下設河陰、曼柏、高興三縣;杭錦旗一帶設朔方郡,郡下設臨戎、沃野、臨河、廣牧、朔方、呼遒、渠搜等縣;準格爾旗北部地區(qū)設云中郡,郡下設沙南縣;在今準格爾旗東部及東勝區(qū)、伊金霍洛旗相關地區(qū)設西河郡,郡下設谷羅、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個縣;在今烏審旗一帶設上郡,郡下設奢延、白土、高望3縣。
秦長城遺址
公元121年,西漢為了管理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在鄂爾多斯地區(qū)設立五個屬國,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公元10年,王莽篡權(quán)后,為控制今鄂爾多斯地區(qū),將朔方郡改為渠搜郡,五原郡改為獲降郡,云中郡改為受降郡,西河郡改為歸新郡。
鑒于國家財政困難,漢光武帝劉秀決定減少一些地方行政機構(gòu),于公元35年(建武11年)和公元44年(建武20年)先后撤銷朔方郡、五原郡,將今鄂爾多斯地區(qū)歸并州(今太原市)領有。
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歸附東漢,比自立為呼和邪單于,據(jù)有今準格爾旗納林一帶。
公元50年,東漢又將今鄂爾多斯地區(qū)分隸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轄有今鄂爾多斯杭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帶,下轄朔方縣、廣牧縣、大成縣;五原郡轄有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北部一帶,下轄河陰縣、曼柏縣;云中郡轄有今準格爾旗東北部地區(qū);下轄沙南縣;河西郡轄有今東勝市、伊金霍洛旗和準格爾旗西南部一帶,下轄美稷縣、平定縣;上郡轄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烏審旗一帶,下轄榆林縣、奢延縣。
東漢靈帝劉宏登基之初(公元168年),由于的沖擊,東漢王朝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tǒng)治,公元188年,南匈奴擺脫東漢管轄,鄂爾多斯被北方匈奴、烏桓、鮮卑、羌等少數(shù)民族開為游牧區(qū)。
北朝時期
公元319年,后趙在今杭錦旗北部建立朔州。
公元407年,赫連勃勃在今烏審旗南部薩拉烏素河畔建立大夏國,歷
統(tǒng)萬城遺址
史上稱為統(tǒng)萬城,其遺址至今可見。
公元425年,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邊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撫冥、柔玄、懷荒、武川六鎮(zhèn),統(tǒng)萬城改為統(tǒng)萬鎮(zhèn)。在今準格爾旗黃河沿岸一帶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帶建立西安郡。以統(tǒng)萬鎮(zhèn)為中心設夏州,夏州下轄化政郡,該郡下轄革融縣、巖綠縣;熙部下轄山鹿縣、新囶縣;金明郡下轄永豐縣、啟寧縣、廣洛縣;代名郡下轄呼酋縣、渠搜縣;靈州轄今鄂托克前旗一帶,鹽州大興郡轄今鄂托克前旗南部一帶,五原郡轄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一帶,東夏州上郡沃野鎮(zhèn)、悅跋城轄今鄂托克前旗西部一帶。
公元525年,裁朔州,將朔州在今鄂爾多斯的地盤歸入并州。
公元534年,北魏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