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 客家暖譜香火
客家人,宗族姓氏,房份輩數(shù),分門別類一清二楚?!叭羰切蘖俗遄V,就得做暖譜香火,若是老大了人,就得做落忱香火”的風俗,相傳幾千年,長期不衰,直繼現(xiàn)在,仍然村村堡堡,房房寨寨、久盛當今。
2月27日,江西于都縣梓山鎮(zhèn)三豐村,就做了兩天三夜的暖譜香火。整個屋場,鑼鼓喧天,鞭炮轟鳴,嗩吶聲聲,好不熱鬧。神臺上,香煙環(huán)繞,蠟燭輝煌,場面壯觀,景象非凡。外大門,只見門腦上寫著“忠教堂”三個橫幅大字,大門兩側(cè)掛著二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曰:“熱烈歡迎家家戶戶大小姑姐為紀念祖先喜悅光臨“;下聯(lián)道:“恭賀迎接個個人人賢婿姑父心心相印歡聚一堂”。第二對對聯(lián)左聯(lián)是:“房房興盛添丁進糧子孫滿堂萬載興隆”;右聯(lián)是;“家家戶戶大小姑姐賢子賢孫喜代榮昌”。
外廳兩邊懸掛四對對聯(lián),更有一番客家人的風味和習俗。曰:“耕耘者五谷豐登,讀書者成績優(yōu)良,工作者頻頻升高,各項事業(yè)吉樣如意;生意者一本萬利,老年者健康長壽,后生人想千賺萬,孩童者根基總固”。
,掛著一幅線條清楚,滿臉紅潤,眼睛稍有沉睡,坐在蓮花中的觀音菩薩巨幅畫像,兩邊也有一副對聯(lián)相簇:“內(nèi)內(nèi)外外,大大小小,歡歡喜喜紀念祖先做暖譜香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快快樂樂不忘恩情添富貴子孫”。
神臺靈牌上寫著“高曾祖考同時歸,前亡后化共超界,以及已故41高祖林公忠妣饒氏系下靈位。
兵桶令旗上除了有“孤畫”外,還有這樣的記載:“寶蟠攝臺道場受度正,亡過已故41高祖林公史毅妣饒氏系下領沾功果托化生”。
根據(jù)客家人習俗,做一次暖譜香火(又名道場)要兩天三夜,要具備道師7人,嗩吶手2人,鑼鼓手5人,幫手(即勤雜工)4人左右,才可登臺表演,還得備足線香、油燭、紙錢和爆竹等拜祖貢品。
暖譜香火的宗旨是:利用香火這種形式,大家湊錢燒香拜祖,托化生方,三鼎祭禮給死去的祖先、親人贖罪解脫,從中寄托精神、寄托哀思,用客家人的說法是讓后人為繼承先驅(qū)之志,奮發(fā)圖強,開拓
富裕的門庭而努力奮斗。做香火時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全村每家的大小姑姐、姑父、女婿都統(tǒng)統(tǒng)要回來敬香拜祖,燒手好香,圖個古利。
兩天三夜的香火,暖譜道場大體上分為七個項目,而且這七個項目又得在兩天三夜內(nèi)全部完成。
一、禁垣:就是利用左把右勢把神神鬼鬼都召請回來,掃蕩妖魔鬼怪,不得前來侵犯垣界,意思是讓祖先們平平安安回來領取功果,分表錢財,使他們在陰曹地府里過安逸無憂的日子,不會回家里來做攀生事,嗩吶手一般吹奏高昂渾厚的曲牌,如《天風》、《齊花運》、《上下小流》和《觀眼飛》。
二、拜文書,這套香火工序主要是向天界皇上稟報,地方在做道場法師,朝拜天府,申請得到上級的批準同意,,主持這個人生中天經(jīng)地義的大事,相應中希望能得到天府的鼎力相助。在快節(jié)奏的旋律中,慢慢將早已擬寫好的“文書”朝天燒掉變?yōu)榛覡a。
三、搬社:一般由道士領頭,頭戴法帽、身穿法衣、馬褂,手拿今旗令箭,吹吹打打,敲鑼打鼓到村社公祠廟前燒香跪拜,恭奉葷菜,祭告他41高祖,各界人士,大小老少,如有罪過或不法行為,希望
能得到社公公的寬恕,要神門放恩大赦,讓他們通過。做這個課目時,嗩吶手吹奏《陰陽會》、《巴聲強》和《東工費》等曲牌,悠揚、跳躍、喜悅,似乎已經(jīng)正式通過,拿到了“批文”一樣。
四、召亡:內(nèi)中意思是把已經(jīng)死去的亡靈,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叫(召)回來,領取功果或錢財,甚至歡聚在一塊,子孫們供奉他們的豬肉、魚子、水果和果子,利用這大好機會,順便看看家里衣食
住行的情況,家里發(fā)達的祈禱他們祖宗,行個好,全力以赴扶持更好,更差的或者人單力薄的戶數(shù),祈禱祖宗顯靈,保佑、消災,讓他們朝著興旺發(fā)達的方向發(fā)展,達到人財兩盛的境地。
五、蓮燈答祖:(也稱九蓮答祖)這是一個帶有觀賞性的課目,主人們用紙糊凝好的一盞大蓮花燈,晚上點上幾十支小蠟燭,燈光閃爍,令人好看。意思是借觀音菩薩的蓮燈,報答祖先的恩惠。根據(jù)農(nóng)村傳說,暫時沒有生到兒子的人家,都渴望這次答謝后,期望觀音的九蓮能早日送子來,有個傳宗接代的后代,消除苦惱,所以也有人稱之為“九蓮送子”。
六、放河燈:做完答謝九蓮接下來就是全村男女老少最喜歡的課目之一,那就是放河燈。一般在做香火的第二天的下午傍晚進行。意思是過去有些水井,水塘或河里不幸淹死的人,利用觀音婆婆的河燈去拯救他們,并借這種機會來祭掛他們的幽靈。通過觀賞河燈這民間形式,用各種東西供奉他們,使他們在地府里安家樂業(yè),不會往家里做祟鬧事,影響凡人在田勞作和各業(yè)的興旺發(fā)達。傍晚,道師左手拿著令旗,右手拿著佛掃,領班帶著嗩吶手;敲擊鑼鼓,吹吹打打往河邊而去。此刻道師請神念經(jīng),四跪八拜,然后,點燃用五色紙做好
的河燈上的小蠟燭,一盞接一盞放到河里,讓其順流而下。遠遠看去,120盞河燈,燈光閃爍,在晚霞的照耀下,場面非常壯觀。此時,有不少青年男女,有的用撈具搶先撈到河里的河燈,有的干脆跳入河中搶撈河燈。傳說誰能撈到觀音婆婆的第一盞河燈,第二年就能喜得貴子。怪不得搶撈河燈的人之多,場面之熱烈,甚至不畏生死、不畏嚴寒,赤著腳早日站在水流下游守候,他們把搶撈上來的河燈放在早已準備好的水桶里,小心翼翼地提回家中。河燈放完了,道師口里念念有詞,往河里念念“齋子米果”。供奉各方神鬼和早已被水淹死的亡靈飽吃美餐一頓,此時鑼鼓、嗩吶齊奏,鞭炮齊鳴,好一派熱鬧場面。
七、蒙山道場:(又名蒙山放赦),此刻,凡是“共譜”人家都得準備一桌豐盛的酒菜,用裝好紙錢的籠,堆放在道場前的空坪上,全體男女老少,四周跪拜,恭候祖先的駕到,領取功果,領取一切后人的供奉。所謂蒙山,用道師們的解釋就是凡屬那些孤魂野鬼或那些無依無靠、無著落的流浪者,飄流鬼魂,集結(jié)在一棵樂蒙樹下,這些萬靈,只能在樂蒙樹下的桌上用膳,(又稱陰陽桌);這時,點燃線香,蠟燭,供他們吃,,并特供一個孤魂包和一席豐盛的酒菜,叫他們不可搶占其他人的。等到做蒙山道場結(jié)束時,各家各戶都要買一掛爆竹,四只紙錢籠,鞭炮齊鳴,火光沖天,有的還要放土炮(又名地炮),道師請好“馬夫”幫祖先們挑擔子,數(shù)金銀。最后達到“蒙山赦罪,拯孤利幽”之目的。
談到客家暖譜香火,還有兩點需要解釋清楚的就是:
1、走朝。“兩天三夜的暖譜香火,每天的早上、上午和下午都要上表走朝,也名“三表三朝”“用公朝送表到各個神門面前,好象我們開個什么會送通知一樣,每天每個表的內(nèi)容不同,所以送達的神門
也不同”,比如:“第一天送往東方的溫將軍,南方的賴將軍,第二天把表用公朝送往觀音菩薩、三官菩薩、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等等。”
2、暖譜香火與落忱香火的區(qū)別,其中做男士香火與女土香火又有區(qū)別。比如:暖譜香火是修了族譜做香火,而落忱香火是死了人做的香火。做女士香火比男士香火多一個內(nèi)容叫“拜血盆”(又名拜血污衫),做這個香火是讓兒孫們懂得一個道理,娘兒生我身,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生小孩如入苦海,讓兒孫們更知娘辛苦,一定要左跪右拜,嘗會內(nèi)中苦、才知苦娘心,促使他們對父母長輩更孝敬,而做
男土落忱香火就沒有以上這道工序。
兩天三夜的暖譜香火結(jié)束了,筆者心里在暗暗思量:我們的客家祖先歷史之悠久,一香火萬年,直到今朝還是紅紅火火,這里蘊藏著多么豐富多彩的客家風味和多么深厚無比的客家情,我們相信客家人的魅力:客家人的風范將源遠流長,延續(xù)千秋。
(作者:熊思傳)
【方志于都】周敦頤與于都羅田巖
【方志于都】水府廟的故事
【方志于都】于都縣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方志于都】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學實
【方志于都】 于都“伍保公”的傳說
愛于都在線??愛上方志于都
◆來源:(供稿:于都縣志辦)???轉(zhuǎn)載文章請注明出處
◆備注:本文配圖與文章內(nèi)容無關(guān),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報料、投稿、合作!微信電話同號:1309733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