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
唐?佚名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簡單到一兩句話
經高明的作曲家配上優(yōu)美的旋律
反復重唱,便有搖曳多姿的動人風韻
而《金縷衣》,其詩意單純
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
但是在反復、重疊的七言之間
微妙的變化卻有著蕩氣回腸的韻律
?
陸昶在《歷代名媛詩詞》中評論:
“詞氣明爽,手口相應,
其‘莫惜’、‘惜取’、‘堪折’
‘須折’、‘空折’
層層跌宕,讀之不厭,可稱能事?!?/span>
有往復,有變化
除了形式美
其情緒由一再的“勸君”到“堪折直須折”
徐緩回環(huán)的詠嘆到率真熱情的動蕩
更是構成了此詩內在的韻律
詩句瑯瑯上口,語語可成歌
作為唐朝的流行歌曲
自是被無數(shù)后人廣為傳唱
?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也迎來了這首一千多年前的流行音樂
用21世紀流行歌的方式
“混搭”傳統(tǒng)越劇
為《金縷衣》再賦時代新歌聲
娓娓吟誦經典的傳唱人葉炫清
來自傳承五代的越劇世家
如今,一家老中青三代同臺
共同傳唱經典
葉炫清飽滿動人的歌聲
將千年前的詠嘆唱出了娓娓動人的風韻
浸染于越劇藝術魅力多年的媽媽
舞臺中起舞翩躚
一曲《金縷衣》細膩婉約
極具傳統(tǒng)戲曲的靈秀之氣
爸爸、爺爺在舞臺上絲竹伴奏
獨屬于家人的默契配合
完美演繹了一場
“古今結合”的視聽盛宴
?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已不是第一次家人同臺傳唱經典了
前有趙季平老先生
祖孫三代傳唱《使至塞上》
這個五代越劇世家
代代傳承的過程中
也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
葉炫清的爺爺自小
在他的父親、祖輩的耳濡目染下
八歲開始學習傳統(tǒng)戲曲樂器
拉二胡、吹笛子、吹嗩吶
彈三弦、打鑼、打鼓板
即使勤奮好學
那個時代下也只能“偷偷學”
承載著祖輩的希冀
還有自己對越劇的熱愛
爺爺成為了舞臺上的弦樂演奏者
在越劇舞臺上
已走過了六十多個年頭
并將這份對越劇的熱愛傳遞給了后代
葉炫清的爸爸成了
越劇當中的司鼓演奏者
媽媽是越劇花旦演員
即使是學習流行音樂的葉炫清
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中
也將越劇傳承作為了自己的精神支撐
一家五代人
用生生不息的傳承
耳濡目染,言傳身教
將傳統(tǒng)經典吐故納新
也賦予其更恢弘的傳承
一代代人的文化接力
一個個家庭的精神延續(xù)
都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下
最珍貴的民族財富
是值得繼承與發(fā)揚的民族精神
我們傳唱經典
不僅是對文明的尋根、歌頌
更是在探尋文明長河下
那份生生不息的源動力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萬家傳承
方能成就經典的千古流傳
本文來源:
大型文化節(jié)目
CCTV《經典詠流傳》